健康科普 | 正确认识肺结节,别让结节变“心结”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体检的愈发重视,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有些人前往医院或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时,被医生告知肺部发现一处“阴影”或“小结节”,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慌害怕,担心‘小结节’会变成‘大肿块’,那么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肺部结节呢?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可以单发或多发。在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边缘清晰或模糊。
肺结节的密度分类。A(左):磨玻璃结节;B(中):部分实性结节;C(右):实性结节。
图源:《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根据结节的性质,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如肺炎、肺结核、错构瘤、硬化性肺细胞瘤等;恶性结节则可能是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虽然统计显示约95%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但发现具有高危特征(如直径≥8mm、边缘毛刺/分叶、实性成分增多、短期内快速增大)的结节时,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评估。
肺结节介入消融治疗
介入消融治疗是一种在CT联合超声多模态影像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对结节实施热消融(射频/微波)或冷冻消融(CSA),实现病灶原位灭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还能够精确定位结节,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造成损伤。
消融范围良好覆盖结节,图源网络
肺结节介入消融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微创性和对肺功能的保护。它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创伤和全麻风险,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特别适合那些需要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且对于需要处理多个病灶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适合人群
1、早期恶性肺结节,但因高龄、心肺功能差等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2、位于肺部外周、体积较小的恶性或可疑恶性结节。
3、多发性肺结节(原发或转移),需要局部控制病灶。
4、特殊位置(如靠近大血管、胸膜)的结节,手术风险高。
5、需要姑息治疗减轻症状或控制局部病灶进展的患者。
为什么要进行肺结节介入治疗?
早期诊断:
对于可疑的恶性肺结节,通过介入治疗可以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从而早期发现肺癌并制定治疗方案。
减少创伤:
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肺结节(如磨玻璃结节),介入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北京高博医院微创治疗与肿瘤介入科,由我国肿瘤介入领域领军人物邹英华教授领衔,团队凭借精湛的介入消融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医疗理念,为患者提供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更优的治疗方案。
科室开展技术
高危结节治疗:
肺结节、甲状腺、乳腺的良恶性诊断、精准活检、冷冻消融术、射频和微波消融术。
其他微创介入技术:
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经皮肝脏肿物射频消融术(RFA)、经皮肝脏肿物微波消融术(MWA)等。
北京高博医院推出【筛查-精诊-微创】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结节的出现,提醒我们关注自身健康,但也请记住:绝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或处于可控状态。关键在于科学评估、个体化管理——低危者规律随访,中高危者精准干预。在邹英华教授领衔的微创治疗与肿瘤介入科护航下,可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精准消除病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的目标。了解这些,选择规范诊疗,便能有效打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