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会客室 | 克晓燕教授解析:探索优化CAR-T疗法以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高博医学论坛——2024博仁血液学术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高博医院克晓燕教授接受采访,就CAT-T细胞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治疗优化策略进行深入解读。
淋巴瘤领域CAR-T细胞治疗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克晓燕教授:12年前,美国患者Emily成为全球首位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儿童患者,这一事件标志着细胞免疫治疗新时代的开启。同时,这也是淋巴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尤其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历经数年的发展,我认为CAR-T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CAR-T结构域的优化改造。从第一代CAR-T技术逐步发展至五代,且至今仍在持续优化中,其疗效不断增强。其次,治疗靶点的扩展。众多新靶点的发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在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领域,常见的CAR-T治疗靶点包括CD19、CD20、CD22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3款CAR-T细胞产品获批,国内也已上市5款。
自2017年起,本院淋巴瘤科开始开展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截至目前,全科已为1000余例患者进行了CAR-T细胞治疗。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在本院开展的IIT研究中,CAR-T的治疗效果与国际真实世界治疗水平基本一致。另一方面,经总结发现,在原发纵隔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的患者人群中,CAR-T细胞治疗成效显著,尤其是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时;对于部分高度难治患者,通过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用,亦可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CAR-T细胞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防控与管理策略
克晓燕教授:众所周知,CAR-T细胞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临床指南和共识。此外,本研究团队发现,肿瘤负荷较低的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其CRS反应明显减轻。当然,不同CAR-T细胞产品引起的CRS反应存在差异,例如,CD28 CAR-T可能导致较高的CRS反应,但同时展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相比之下,4-1BB CAR-T治疗的CRS反应相对较低。同时,我们观察到,通过减瘤治疗使肿瘤达到缓解状态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CRS反应。
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领域,ICANS的高发生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本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若在CAR-T细胞治疗前通过减瘤治疗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ICANS发生率并不高,从而证明了此疗法的可行性。在这一领域,我院淋巴瘤团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约189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我们发现,无论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还是两者的联合应用,只要在治疗前期进行妥善的管理和控制,后期的不良反应都是可控的。
CAR-T细胞治疗在淋巴瘤治疗策略中的优化与创新方向
克晓燕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本院淋巴瘤科已成功完成超过1000例淋巴瘤患者的CAR-T细胞治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实现了对CAR-T细胞治疗角色的重新定位。最初,CAR-T细胞疗法被视为最后的挽救性治疗方案,而如今,它已转变为整合治疗过程中一个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应积极探索CAR-T细胞治疗与其他多种疗法的联合治疗,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各医院广泛开展CAR-T细胞治疗,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数量相对增加。我们发现,前期的减瘤手术和肿瘤负荷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同时,CAR-T细胞治疗后肿瘤缓解的深度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针对那些预测或证实肿瘤缓解深度不足的患者,以及CAR-T后复发的患者,我们会采取巩固性治疗措施。研究显示,序贯CAR-T细胞治疗相较于常规的二线治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更为有效,具有更高的有效率。
对于部分高度难治的患者,我们还采用了CAR-T细胞治疗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再使用供者CAR-T细胞疗法进一步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该治疗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特别是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与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我们发现其安全性较好,效果显著,且未引发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因此,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为患者带来更大治愈希望的关键探索方向。
内容来源 | 血液肿瘤资讯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