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年都体检,一发现癌症还是晚期?

发布时间:2024-10-11

  在医院里,常常能听到病友和家属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明明年年都体检,为什么癌症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常规体检与癌症早筛检查之间的巨大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规体检的局限性。常规体检主要是对身体的一般状况进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这些检查项目主要是用来发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然而,对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常规体检往往力不从心。癌症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容易被忽视。而且,常规体检的项目往往不够针对癌症的早期筛查,难以发现肿瘤的存在。

  防癌体检的必要性

  与之相比,防癌体检就显得尤为必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若早期发现能够治愈,还有1/3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许多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常常无症状表现,只有当肿瘤对正常组织形成压迫、影响身体各项功能时,才会显现出相应症状,而此时病情往往已步入中晚期。

  防癌体检是一种专门针对癌症的筛查检查,能够根据不同的癌症类型选择相应检查项目,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防癌体检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筛查,如具有家族遗传史、长期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人群。通常来说,晚期癌症治愈的希望较为渺茫,相比之下,早期癌症被治好的概率很大。所以,通过防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为早期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在较低的治疗成本下也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癌症早筛项目有哪些?

  肺癌——低剂量CT

  传统的肺癌筛查手段是X线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胸片检查。但是,胸部X线只能发现大于1厘米的结节,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分辨率高,肿瘤达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同时辐射剂量少,对身体影响小。

  适用人群:年龄50~74岁,有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吸烟量≥20包年(每天吸烟20支,烟龄为20年),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石棉这些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等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1]。

  胃癌——无痛胃镜

  胃镜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消化道溃疡、炎症、消化道肿瘤,可明确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等。

  适用人群:年龄45~74岁,出现萎缩性胃炎、胃肿瘤、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任一阳性,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抽烟、喝酒或喜欢吃腌制食品)的人群[2]。胃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其它胃部病变者建议遵医嘱缩短筛查间隔[2]。

  结直肠癌——无痛肠镜

  9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息肉,对其进行切除,后续复查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

  适用人群:年龄40~74岁,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肠道腺瘤病史,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常规筛查的频率每5~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无病变检出者,结肠镜复查间隔可为10年[3]。

  肝癌——甲胎蛋白+肝脏B超

  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该指标只有患肝病时才会升高,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有一定漏诊率,肝脏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适用人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黄曲霉素超标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乳腺癌——乳腺B超

  在我国,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B超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它可以准确分辨乳腺肿块的囊性和实性,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结节或者肿块。

  适用人群:有直系亲属有乳腺癌家族史;有胸部放疗史;40岁以前被诊断有具有小叶原位癌、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小叶不典型增生病史的女性。

  北京高博医院癌症早筛套餐

  北京高博医院是一家以疑难重症诊疗、临床研究、生物医药及器械的产业转化为战略目标的研究型医院,医院以实体肿瘤、淋巴瘤与脑科学为专科特色,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临床研究专家。致力于帮助广大群众尽早发现早期癌症,以争取实现治愈目标。

  为此,医院推出了专业的癌症早筛套餐。在检查过程中,由医生进行一对一问诊和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之后,由专业的肿瘤医生解读检查结果,并给出科学的防治建议。

  重视身体健康,积极进行筛查,实现早发现,推进早治疗,拥抱健康人生,不要让“年年都体检,一发现癌症还是晚期”的悲剧再次发生。